探访支前老人,传承沂蒙精神。“八一”建军节前夕,bob体验官网“访沂蒙 传初心”红色社会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,来到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支前模范——王克昌老人的家中进行探访。

2013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朱村调研时,亲切地拉着83岁“老支前”王克昌的手去他家探望。2019年,王克昌作为支前模范代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礼宾车上,接受全国人民的致敬。
谈到当年支援前线的经历,王克昌老人感慨万千。军爱民、民拥军,军民血浓于水、鱼水情深的这份深厚情谊深深影响了他。“在淮海战役中,我用小推车和担架为前线运送粮食、衣服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朱村人民筹军粮、做军鞋、抬担架、救伤员不计其数,先后有近百人参军,王经奎等八名同志为抗日救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。”王克昌回忆道。在他的叙述中,实践队员们体会到革命年代军民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怀,也对沂蒙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从“支前模范村”到“特色产业村”,近年来,朱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,结合土地优势发展种植园农业,带动老百姓富起来,红色的朱村正在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蝶变。现在,王克昌老人吃完饭就是提着小马扎到街上找老伙计晒太阳,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。王克昌老人说,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村民身上的变化。“感觉我们村里的人思想觉悟高了,创业劲头满了,致富路子宽了,奔小康的心气足了,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普遍增强,人人透着一份向上的精气神。”
临别时,王克昌老人再三叮嘱大家:“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,一定要听党话,跟党走,学好真实本领,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。”实践队员们深受感动,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要与历史同向、与祖国同在、与人民同行,把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把青春献给祖国,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。